创言计划 | 钟乔:边缘设计
现场图
现场图
很荣幸跟大家分享我们的设计。
联合公设是2013年成立的,做了很多切实的建筑设计实践,它其实是一个小型工作平台,由三个小工作室组成,也期盼有更多的先锋工作室加入。
我们特别喜欢走所谓的社会正向价值观,但又与当今纯商业主导方式不一样的路子,不管在投标或者是做实践项目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我们的思考。今天我将通过这些年的具体项目,给大家讲讲我们的思考。
这是2016年我们跟德国KSP合作中的标,它被归在深圳十大新文化地标建筑之一,去年这新十大的国际竞赛特别的火,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建筑圈的一次盛会。
作为美术馆,在传统的设计思维里,应该是一个相对高大上的东西,它的形态、建筑的材料,光影和它所呈现的艺术状态,是很多建筑师首要去思考的东西。
但我们在设计时,并没有按这个方向去想。对于深圳这样的先锋经济型城市,审美水平普遍较低的现状决定了人民大众对艺术的公共参与性价值可能比艺术品本身更有价值,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一个装艺术品的容器,而是给深圳市民一个能够广泛参与的艺术空间,并且这个空间要足够便利,展示方式要足够开放,让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体会到什么是当代艺术,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是好的视觉享受。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去带动整个城市普遍审美水平的提高,直一点是我们在美术馆空间设计时更加看重的。
图书馆也是这样,我们希望它除了提供必要的艺术品和书籍的陈列空间以外,还能给城市市民带来更多的一些附加价值。
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房子特别好玩,但争议也特别大,某些不明所以的专家领导和一些普通市民觉得这并不像是美术馆,一个大平顶加上一块空地,倒像是“加油站”。这确实就是一个艺术文化的“加油站”。
我们想为城市创造一个“空”的空间,就像国画里的留白,它并没有完全明确固定的使用方式,是一个空的舞台,给市民和艺术家留下了一个非常充分的想象空间。
这样一个城市艺术空间就以一种非常简单的方式呈现,首先它处在市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建筑南面是住宅区,西面是红山地铁站,我们把它打造成人们通往地铁站的舒适捷径。因此人们在上下班时必然会选择这条穿过这栋建筑的捷径。其次,到了晚上这里会变成市民饭后休闲娱乐的场所,将来屋顶下的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全天候“空”的舞台。既可以作为现代艺术的展示空间也可以作为艺术活动的载体等等。
我们的目的就是能创造出一个空间,让人们通过一条捷径,在从住宅区穿行到地铁站的过程中或者茶余饭后的休闲中被新的艺术或是美术思维影响,让他们感受到什么是美的东西。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谈一下所谓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对建筑师来说,我们做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是让所有人到这个空间来活动,来玩耍,这是建筑师最希望实现的真实状态。但是大家却常常忽略城市公共空间的实现是有它的必要条件的。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比如市民中心前面的广场,尺度很大,但是几乎没有人来。而距离它几百米的地方,是深圳中心书城的广场,这里的人流却不少。大家有没有分析过,为什么同样的城市公共空间,人们逗留的状态却如此不同?
在我们看来,公共空间成功的关键,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交通的易达性,二是可停留性。
回到我们设计的美术馆,为什么要设置出一个空的空间?一是因为它处在住宅区和地铁站的必经之路上,所以它的交通可达性是很方便的。二是可停留性,在适应深圳的气候条件下,让这里变成人们愿意呆下来的空间,才是公共空间必须要做到的事。
投标阶段的建筑跟最终实现的建筑有一些细微的变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一开始德国KSP的建筑师坚持要把美术馆放在一个基座上,他们还是认为美术馆是一个比较高尚的地方。但这样的设计不符合人们的基本行为模式,我们不可能让人们在上下班通过这一块空间时,先往上爬一层再下来,所以我们坚持把一层大台阶取消,最后变成一个可以直接穿越的公共开放空间。
我们希望人们在赶地铁和平时的散步遛娃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这些通透的玻璃面,看到里面和空舞台上的展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人们(对美的感受)。
佛山三水新城文化中心是2014年中的标,它是一个区级文化中心,包含了图书馆、档案馆、展览馆、一个1500人的甲级剧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以及科技馆等一系列文化建筑,还有大量的商业设施。
该项目地块的位置处于城市高密度住宅区和自然环境之间,旁边是新城政府。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我们首先放弃了做一个大型综合体,而是转而设计了一堆小房子。
我们利用原来的地形高差,把大量的辅助设施全部放在半地下的空间,让地表的房子体量进一步缩小,这样才有机会释放出更多的地表城市空间,回馈给市民使用。同时我们把商业建筑放到了景观最好的位置,让商业的盈利模式做到最大化。
在这样的逻辑下,我们可以看到,住宅区里的市民能够通过无数条通道,来到广场,去到湖边活动。这跟前面的龙华两馆的设计逻辑是类似的,我们想让文化艺术深入到居民的普通生活中来,跟市民们茶余饭后的生活是紧密结合的。
我们在房子外立面的设计上也费了一些精力。我们请了一位国画大师创作了一幅山水作品,再通过外立面打孔板的孔的疏密及大小,把山水作品以立体地方式展现在5个小单体建筑表皮上。
每一栋楼的幕墙体系细看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可以保证当人在某一栋建筑下方时,依然可以明确的分辨出自己的位置。
我们在回访的时候,发现住宅区的居民已经能够非常自然地使用这里的公共空间了。
这个是我们比较早做的学校项目,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龙园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中是武汉乃至全国都非常出名的中学。这是继他们在深圳设立独立高中后又一个九年一贯制校区。
我们当时最初接到的投标任务是做一个三十六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投标胜出后,经过一次上会,因为龙岗学位的紧张,加到了四十五个班。方案修改完又上会时,又被要求增加到了五十四个班,这大概就是深圳高密度学校的雏形吧。
这样就带来最初的规划退让的案例雏形,建筑的城市退线做出了让步,还有学校的高度也做出了突破。
在这样密度的环境下,建筑规划布局已经没有什么余地可以发挥了,所以基本上是按照25米间距的法规逻辑在排,排完以后这块地就几乎被占满了。所以我们当时最直接的想法就是尽量发展空中的活动空间,并把一层和二层串起来,做一个模糊掉层的概念的立体公共空间。
我们在规范内也做了一些灵活变动的事。比如有一条规范是,饭堂不能跟教学建筑合建一栋建筑。但当时实在没有多余的空间放置饭堂了,于是我们把它放在了教学楼上面的高层建筑上。因为这一条规范的本质是防止饭堂和教学空间串味,但我们也知道,热气是往上走的,所以虽然在设计上,饭堂和教学楼还在同一栋楼里。但是串味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在真正的设计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可以灵活地去寻找解决方法。
我再分享一个比较好玩的事。大家知道,学校的楼梯是有严格要求的,当宽度超过三股人流时,中间必须要加上栏杆。而在最近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可座的大台阶是比较流行的做法。在很多案例中,这些台阶都是没有加栏杆的,但是放在学校的环境中,栏杆却被要求变成了必需的东西。
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大台阶与交通楼梯之间若加上栏杆后,人就没办法从交通直接进入台阶落座,而需要从大台阶顶部跳着下来或者走到最低点再返上去,大台阶每级高度都是步行台阶的二到三倍,上下起来会比人们从旁边走过来更危险。所以我们把交通和大台阶之间的栏杆断开多断并将尺度变小,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们侧身经过,也符合了审图规范。
我们在设计这所学校时,还考虑到了另一个问题。这是一所9年一贯制的学校,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孩子们在这里生活9年也不觉得枯燥的环境。而这所学校的规划逻辑却是很简单的,即通过走廊把行列式的教室串联起来。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规划逻辑下,如何去创造适合孩子们使用但又不单调枯燥的空间呢?我们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这里,故意将简单的走廊连廊空间复杂化,把它们模拟成城市“街道”,“街道”两侧有小房子,有坡道还有楼梯。在行走的过程中,人们还能发现空中的广场城市里的岔路口。
通过设计师的手段,把单一的交通空间复杂成一个城市街道, 这样能让学生在枯燥的教室盒子之外,产生更多的可能性,让孩子们在课间,课外,课后能够不断去发现和利用新的空间。我认为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你会发现孩子们在课间活动时,对这里的空间是爱不释手的。另外我们也非常重视用孩子们的视角去看待一个空间。
这张图也特别有意思。这个空间按照我们设计师的想法,是想作为小型讲座或者音乐会来使用的,但是当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掘这诺大的空间时,他们的想法跟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们看他们待在一个小圆窗洞前,也可以聊得很投机。这会儿,这个台阶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在小学部做的另一件比较难的事,是将有限的地面活动空间放到空中去。至今为止有很多高密度学校的方案其实都在探寻这样的一条道路,因为在用地极端紧张的环境下,这是唯一出路。但是这件事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做。
现在很多同行会在每一层设置挑台,但是这些层层叠叠的互相遮盖的挑台都是要算面积的,我们在做这个项目时,面积指标控制得很严格,每一项投资都是很准确的,没有钱来做这些多余的面积。更何况这样大的活动平台,面积计算起来是超很多的。
学校平台实景图 ©Schran Images
所以我们又想了一个方法,把两个平台错位设计,这边做一个三角形,那边做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因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下面的底部空间都是首层架空空间,所以它们可以不计容,当两个可以不计容的空间叠加时,只有这个小三角形的平台需要算面积,这样我们就赢得了很多机会。
我还想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在学校的空间里,尤其是小学学校里,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就是尺度。小学生的尺度感和成人尺度感的差异化非常大。
为什么我知道这件事呢?
有一种生活体验,我小时候在那种传统大院里生活长大,觉得那里空间特别大,但当你长大成人再回到故乡时,会发现空间其实很小。这就是小朋友的尺度感和成人的尺度感之间差异化的一个体验。
所以当我们按照规范要求的25米间距建造一座五到六层的房子时,其实并不知道孩子们趴在栏杆往下望是什么心情。他们是否害怕,是否对所有孩子都提供了足够的心理安全的保护,亦或者是否有的小朋友不敢往栏杆上靠?
所以当我们加了这些平台以后发现,我们从上面往下看,整个空间的视觉感受都在三层高的建筑尺度,在这样的一个尺度环境下,小朋友的心理安全,也是我们觉得比较舒适的。
设计中还有一些跟专家领导们有争议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做学校的走廊时,特意把教室之间的柱子独立出来,做成了圆柱,大概离墙有500左右的距离,当时有很多专家质疑我们,这样做会把孩子卡在缝隙中,但我们一直坚持要这么做。最后在投入使用时,我们发现,孩子们一下课就围着柱子转,他们很喜欢这样的小尺度空间。
其实我们在做每一个学校时,会不断地去探讨校园的安全性,在我们成人的感受里校园的安全性和孩子们真实的安全性,以及老师们认为的安全性,这些差异一直都在。
我们还在学校里做了一个水池,它平时是有薄水景的,用钢筋混凝土做池底,整个底部的蓄水高度在十公分左右,然后用透水砖来做周边的台阶。到了台风季节,龙岗容易积水,为避免影响到学校,在学校最低洼处做了这个水广场,一旦台风或暴雨,学校的水都会聚集在这里,这时它会变成类似海绵城市的装置,让积水慢慢下渗。
小径湾贝赛思国际学校是我们做的第一个国际学校,它是纯美制的国际学校。它的教学模式和公立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这里的学生是走读制,每天的课是一样的,但是上课的教室不同。所以跟在公立学校行列式的设计逻辑不同,这里是一种围合式的交通布局结构。
整个学校场地高差很大,从校门口进到学校到最高的标高用地处,需要爬60米高的山,整个学校的场地容积率并不高,我们最初衷地想法就是,如何让自然环境更多地保留下来,也就是尊重地貌。首先我们保留了原始山谷的位置,没有在这设计建筑。
从剖面图可以看到,这里的山体坡度基本都超过了30度,这在中国的土地利用上叫做“不适宜建设用地”,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去盖学校,采用的也是传统的台地做法。只是详细计算了土方平衡和挡土墙的经济性原则。
建筑一定是顺着等高线走的,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要在山上做高层宿舍,为什么不像安藤用马六甲的集合方式去设计?我的回答是,在中国目前的施工逻辑下,如果要做安藤的马六甲式住宅,需要将这一片山全部挖掉,而如果我们做塔楼,它就可以只在那一个小部分去施工,施工难度和速度相对来说都更快更方便,并且可以达到我们尽量少的去触碰原始山体的初衷。
教学区由于有层数的限制,没办法做塔楼,所以我们把它做得相对展开一些,当然也是建立在尊重等高线的前提下。
在学校设计里面,最难的是在山地里建大操场。我们在跟甲方探讨时,首先明确操场在学校的地位,再提出不同的方案。比如说填方、挖方,做半架空等。后来我们把操场放在了山顶。主要原因是贝校其实不需要用到操场来上正课,这里的所有空间都是全空调系统,他们认为小朋友从教室到走廊的空间转换,是从一个有空调的空间和没有空调的空间相互转换,更容易导致孩子们生病。因此,这里的走廊是封闭的。体育课也必然是在全中央空调的风雨操场里进行。
所谓的操场,是解决小朋友们在下课后,继续消耗剩余精力的场所,因此将操场放在山顶,让小朋友们爬上去玩耍是没有问题的。
在讲这个学校时,我还想再提一下校园安全这件事。在今天,校园安全在学校建设的过程里是很重要的节点,校园安全有两种,一种是相对安全,一种叫绝对安全。现在很多家长或是校方的管理者都希望把一个学校的安全做成绝对安全,比如甚至是把建筑所有的直角墙角都给软包起来一样。
但我们回忆一下自己是怎么长大的呢?我们从小都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长,受了伤,学会了自己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学会了自己规避风险。所以我认为,其实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不是去无限制的保护他,而是应该教育他如何让他自己保护自己的安全。这其实是教育的事,而不是一个空间的事。
回到设计中来,我们在整个学校的设计逻辑里,还有很多特别好玩的事,比如说大台阶广场。这个广场是学校最重要的一个公共空间,可以看到教学楼的每一层都可以走到广场中来,孩子们走班的时候也可以方便通行。
因为山地的地形,台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做了一个连续跨三层的大台阶,这个大台阶在汇报时,也有专家提出意见,认为这样的大台阶比较危险,涉及到一个安全性的问题。可是实际上在学校落地后,我们发现,学校把这个台阶利用成了最常使用的公共场所,不管是合唱、颁奖典礼或是万圣节的节庆活动,全都在这个广场上举行。
所以我们认为学校的安全性规范不能一刀切,一定要根据孩子们的自身特点,根据教学的特殊性去制定。
在共享空间的尺度上也利用地形本身的特点控制在三层的空间高度上,这跟我们在龙园学校使用的手法基本类似,把一个六层高的建筑在中间断开,变成了一个三层左右的,对孩子们心理上更有安全感和保护性的公共空间。同时我们也把楼梯设计成三角形,一方面加大楼梯的尺度,让单纯的交通空间变成带交流性质的公共空间,三层栏杆对应不同身高的学生,也是一种人文关怀和保护。
还有一件让我很感动的事,当时在小径湾贝赛思国际学校的家长群里,我发了这所学校的图片,有家长回复我说,女儿的原话:在这里读书,早上听到鸟叫声,心也不浮躁了,更加倍读书吧。我觉得,做建筑师最大的满足感,可能就是这些“用户”对建筑的喜欢。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钟乔
深圳大学建筑学学士/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筑博设计集团高级副总建筑师
联合公设总经理总建筑师
正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深圳十大优秀注册建筑师
深圳十佳青年建筑师
深圳杰出建筑师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兼职教授
2013“设计中国”建筑师贡献奖得主
2013 香港注册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得主
2015 深圳创意设计七彩奖建筑空间类十佳得主
2019 国际设计传媒奖年度公共空间大奖得主
2019 亚太区设计大奖社会基础设施建筑类金奖得主
2019 亚洲建筑师协会奖得主
2021 欧洲设计奥斯卡 A'DESIGN AWARD 全球“铂金奖”得主
创言计划创言计划是由MENG建筑创作院主办,archrace及粒子普拉斯ParticlePlus共同协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每期活动邀请不同的建筑师进行分享,旨在提供一个积极、开放的交流平台。我们期待有更多从业者加入到交流中来,一起为今日建筑发掘更多可能。